防不胜防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防备不够周密,处处还存在危险,防范不够彻底。它的意思暗示了无论做好多样的准备和防范措施都难以完全避免风险。
防不胜防源自古代故事《孟子·公孙丑上》中的“防溺之木”故事。传说有一位古代国君名叫公孙丑,在其国内前有一处池塘,因此他派人将水中栽种上了许多根细长的木棒,用来作为游泳者的救生木材。但有个问题就是这许多木棒会在水中穿梭,被人们捉住当做游泳浮筒,却终落到了溺水的下场,这样救生木条的原本用途反而成为了陷阱。这个故事的寓意就是强调明防慎微的重要性,防范意识不够强烈就会有风险。
比如,一座安分守己的古代城墙,明明已经备受加固,但若是外敌攻击不断,城墙就难以长时间抵抗而陷落。换个例子,一个企业强悍的计划书在投资方看来似乎没问题,但市场风险或人为事故真的发生的时候,计划书却无法应对所有风险问题。
防不胜防也有一些相似意思的词汇,在汉语词典中这些词也被称之为近义词。比如“防患于未然”、“安全安全”、以及“预防为主”等等。反义词则包括“不防之祸不足为戒”、“莫要小瞧重大灾难”等等。
在当今社会,防不胜防但也不能过度警觉。因此,在进行日常生活及工作时,我们需要做好必要的风险识别、评估及防控。在此基础上要得出更加灵活的预案,努力做到保障和发展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