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ù píng zé míng
繁体:不平則鳴
不平则鸣的意思:比喻不满现状或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会发出声音,提出抗议或者不满。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形容人在遭受不公平待遇时的抗议行为。
近义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怒目而视;公愤难平;愤世嫉俗
反义词:安分守己;息事宁人;逆来顺受;韬光养晦
成语接龙:鸣金收兵、兵不厌诈、诈降求生、生龙活虎、虎头蛇尾、尾生抱柱、柱石之坚、坚壁清野、野无遗贤、贤良方正、正本清源、源远流长、长绳系日、日积月累、累功成名、名列前茅、茅塞顿开
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造句:
面对管理层的不公平决策,员工们不平则鸣,要求公开解释。
他在学术会议上提出质疑,显然是不平则鸣的典范。
当政策执行偏差时,群众往往不平则鸣,通过合法途径表达不满。
为了抵制不合理的价格上涨,消费者们采取不平则鸣的策略。
那个社区的居民因为长期受到忽视,所以在市政府的会议上不平则鸣。
不平则鸣的成语故事:
自古以来,不公与抗议如影随形,而“不平则鸣”这一成语,便是这一历史常态的生动写照。
在战国时期,鲁国有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名叫鲁仲连。他心怀天下,对于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腐败现象深感痛心。一次,鲁国的国君欲将一片肥沃的土地封赠给他的宠臣。鲁仲连得知后,深感这是对百姓的极大不公,于是他站出来大声疾呼,向国君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鲁仲连在朝堂上声情并茂地说道:“天下之国不平,臣不得不鸣。鸣以求平,如鸟之饥则鸣也,饥则鸣以求食;民之被害也深,则鸣以求救。”他的这段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地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
鲁国君王听后,内心十分不安,但又碍于鲁仲连的威望,不得不撤销了对宠臣的赏赐。从此,“不平则鸣”便成了后世人们在遭遇不公时,勇于站出来发声的典范。
鲁仲连的事迹传颂至今,鼓励着每一个人在面对不公时,都应挺身而出,为正义发声。他的行为,成为了历史上不屈不挠、追求公平正义的一个缩影。
英文:Cry out for justice
法语:Crier pour la justice
西班牙语:Protestar por la justicia
俄语:Выступать против несправедливости
德语:Sich gegen Ungerechtigkeit äußern
日语:不平則鳴(ふへいそくめい)
葡萄牙语:Protestar contra a injustiça
意大利语:Protestare per l'ingiustizia
阿拉伯语:الاحتجاج على الظلم
印地语:अन्याय के खिलाफ आवाज उठाना
文章来源:
成语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