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强宋弱似乎是一个根深蒂固在大众心里的概念,可真正翻开史书,两朝对比,唐朝对外战争胜少于败,宋朝败少于胜,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唐强宋弱”显然是一种历史误读,可既然是误读,为何千百年来“唐强宋弱”的说法一直延续,且深受认可呢?
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透过大唐三征高句丽,宋孝宗北伐找到答案。
唐朝三攻高句丽,两次失败,第一次是公元645年2月,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十万精兵齐出马,因久攻安市城不下,挫败而归;第二次是公元661年4月,唐高宗李世民派遣雅相,契苾何力,苏定方,萧嗣业,及诸胡兵共三十五路兵马水陆两路同时进攻高句丽,一路战事皆捷,直到攻到高句丽首都平壤城,从661年8月到662年暮春,久围不下,照此情形下去,粮草供应很快将无法维持,不得已,只能撤兵;两次东征,两次失败,然而,唐朝没有放弃,抓紧时机,公元666年6月,唐高宗再派大将契苾何力、薛仁贵、庞同善、高侃,将兵征讨高句丽,公元668年9月,唐军冲进平壤城,自此建国705年的高句丽终为唐所灭。
为灭高句丽,两代帝王,三次东征,兴师动众,值不值得呢?
如果单纯只看唐初高句丽对唐朝毕恭毕敬,俯首称臣来看,或许是没有必要大动干戈的,可是,如果翻阅历史,就会发现,高句丽这个国家不容小觑,自它迅速发展开始,每逢中原动荡不安,它必趁火打劫,从曹魏时期,毋丘俭东征开始,中原便开始和高句丽有了军事较量,到隋朝,隋炀帝更是三征高句丽,高句丽说句不好听的,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原强它就示弱,可这示弱并不代表它安安分分,反而是想伺机而动,高句丽不是绵羊,它是披着羊皮的狼,你驯服不了它,唯一的办法就是打败它,哪怕这过程艰辛。从公元246年到公元668年,四百多年,终于在唐朝把这只狼拔其利爪,剥其皮。三征高句丽只是唐朝战事的一个缩影,可它却反映出唐朝大部分战争的情况——哪怕出师不利,也要争取时机卷土重来,直到消灭敌人,换来和平,对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就如当初当初唐太宗东征高句丽所言:“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是的,唐朝的战事,为的是不遗后世忧,于是灭突厥,胜日本,哪怕总是面临着不利局面,可是败了也不怕,抓紧时机,重新再战!
反观宋朝,平心而论,宋朝军事实力比唐朝强,而且吸取了唐朝“安史之乱”的教训,改革了制度,禁军更是时刻保持着战斗力,打仗也胜比败多,然而宋朝留给人们的印象为何会不如它打仗胜率高的唐朝呢?
因为宋朝的打仗,往往缺乏战略决策,导致了整个王朝,一到历史转折性战争,就败的惨不忍睹。哪怕是宋代罕见的好皇帝宋孝宗,行兵打仗上也是让人绝望,宋孝宗北伐,意在收复中原故土,本意是好的,就是太年轻气盛,不听宰相史浩“内修政事,外固疆圉,上收人材,下裕民力,乃选良将,练精卒,备器械,积资粮,十年之后,实力既备,苟有可乘之机,则一征无敌矣。”之言,选在金国国力有所恢复,统治者也有所为的时候去硬拼,最后呢?两军还没有交锋,就放弃了收复的陕西国土,可怜的中路宋军孤军作战还被群殴。
两两对比,高低立现,虽然宋朝的胜率高,可往往是不得不打了才上,赢在一时,可是大部分战争无论对本朝,还是对历史都没有起到积极意义,而唐朝,大多数战争都是先发制人,把周边潜在危险一个个解决,出师不利也仅仅是出师不利,到最后往往得胜而归。由此可见,“唐强宋弱”虽然历史误解,但是这是个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的误解。
标签: 四字成语